距展会开幕还有 00

    储能产业的核心价值在于发挥其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支撑作用。自2010年以来,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尤其是在2020年国家提出“双碳”目标之后,我国储能产业迎来了极速增长,发展进入了全新阶段。2024年6月,储能产业实现了历史性的转折——火电装机首次低于可再生能源。根据国内研究机构预测,随着能源结构转型的深入,新能源将成为未来主导。特别是新能源的间歇性、随机性和波动性特点,使得储能技术在调节能源供应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全球新型储能装机占比持续提升。截止到2023年底,我国已投电力储能累计装机289.2GW,其中以抽水蓄能为主,占比67%。以锂电为代表的新型储能占比31.6%。随着时间的推移,抽蓄储能已从90%以上的占比逐步降低,其减少的份额将被新型储能完全填补。


全球新型储能装机规模翻倍增长。截至2023年底,全球新型储能市场累计装机规模91.3GW,年增速高达99.6%。2023年新增投运规模是45.6GW,基本上与2022年同期累计规模相当。


中、美、欧继续主导全球新型储能市场。这三个地区合计占据了全球88%的市场份额,其中中国在2023年的市场份额为47%。


各个区域的市场发展具有各自的特点,而这种多样化的市场结构反映了不同地区在储能技术和应用方面的特定需求和政策支持。

上一篇:新疆储能“大爆发”!超26GWh储能项目刷新进度 下一篇:交易和构网将成为储能价值创造的两个核心方向